朱文圭
朱文圭(1401年-1457年),生于应天(南京),祖籍南直隶凤阳府。为明惠帝次子,母皇后马氏,兄朱文奎,史称建庶人。   建文四年(西元1402年),明成祖朱棣以“清君侧”为名,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,占领南京,结束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。攻克南京时,朱文圭之父朱允炆、兄朱文奎不知所终,母马皇后0而死。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,后被成祖长期幽禁于中都(凤阳)广安宫。   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之后,对同样被幽禁的建庶人动了恻隐之心,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,意欲将其释放,一天他跟李贤说:“亲亲之意,实所不忍。”李贤对此大加赞赏。明英宗当天即奏请太后,英宗身边的人担心放出建庶人会出变故,明英宗表示“有天命者,任自为之”。英宗下令在凤阳为建庶人修建房屋,任其自由出入,还给建庶人娶妻,以续其子,并派人照顾建庶人生活起居。 “释建庶人之系”,此一举动也被视为明英宗的明智行为之一。英宗派遣太监牛玉到凤阳告诉建庶人,建庶人听说后,且悲且喜,表示没有料到圣恩如此。建庶人被放出时已经五十六、七岁了,由于朱文圭自小便受到囚禁而无法和外界接触,所以被释放时连牛马都不认识,没过多久就死去。   天顺三年十月,淮扬巡抚都御史滕昭奏请将建庶人、吴庶人重新送到有军队的城中看守,明英宗不许。这时朱文圭已死,此处所指的建庶人很可能是他的子孙。成化三年九月,南司礼太监覃包等奏及建庶人、吴庶人两家衣料短缺,明宪宗命工部予以供给。此时建、吴两家已能购买女奴了。弘治年间,布衣缪恭上 书明孝宗请求给朱文圭后人封王,以奉祀明兴宗朱标,触怒通政司,下狱,后被孝宗赦免。

朱文奎(1396-?),建文帝朱允炆长子,母皇后马氏,生于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。据说朱文奎出生后,太祖朱元璋说:“日月皆终,大凶之象”;所以很不高兴,建文元年(1399年),立为皇太子。建文四年(1402年),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之后,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。南明时期,明安宗朱由崧朱文奎上谥号恭愍太子,明绍宗朱聿键又上谥号和简太子。《明史·卷一百十八·列传第六》:惠帝惠帝二子。俱马后生。太子文奎。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。燕师入,七岁矣,莫知所终。少子文圭。年二岁,成祖入,幽之中都广安宫,号为建庶人。英宗复辟,怜庶人无罪久系,欲释之,左右或以为不可。

 

建文四年(西元1402年),明成祖朱棣以“清君侧”为名,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,占领南京,结束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。攻克南京时,朱文圭之父朱允炆、兄朱文奎不知所终,母马皇后自焚而死。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,后被成祖长期幽禁于中都(凤阳)广安宫。

 

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之后,对同样被幽禁的建庶人动了恻隐之心,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,意欲将其释放,一天他跟李贤说:“亲亲之意,实所不忍。”李贤对此大加赞赏。明英宗当天即奏请太后,英宗身边的人担心放出建庶人会出变故,明英宗表示“有天命者,任自为之”。英宗下令在凤阳为建庶人修建房屋,任其自由出入,还给建庶人娶妻,以续其子,并派人照顾建庶人生活起居。 “释建庶人之系”,此一举动也被视为明英宗的明智行为之一。英宗派遣太监牛玉到凤阳告诉建庶人,建庶人听说后,且悲且喜,表示没有料到圣恩如此。建庶人被放出时已经五十六、七岁了,由于朱文圭自小便受到囚禁而无法和外界接触,所以被释放时连牛马都不认识,不久便死去。

 

南明年间,朱文圭被追谥为润怀王(主流观点)或原怀王。

 

惠帝少子文圭。年二岁,成祖入,幽之中都广安宫,号为建庶人。英宗复辟,怜庶人无罪久系,欲释之,左右或以为不可。帝曰:“有天命者,任自为之。”大学士李贤赞曰:“此之心也。”遂请于太后,命内臣牛玉往出之。听居凤阳,婚娶出入使自便。与阍者二十人,婢妾十余人,给使令。文圭孩提被幽,至是年五十七矣。未几卒。